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及《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进一步提升陕西高校辅导员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省委教育工委决定举办第七届陕西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预通知如下:
原则上为全省普通高校在编在岗专职辅导员,且近2年连续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截止日期为2019年12月31日🕵🏽♀️,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
具体安排见《第七届陕西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工作方案》(附件1)。
1.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结合本校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好学校初赛😥🐴。
2.各本科院校每校推荐不超过2名辅导员,高职院校、独立沐鸣2每校推荐1名辅导员参加省级决赛。请认真填写《第七届陕西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报名表》(附件2)🧛🏻♀️,于10月18日(星期五)18:00前将报名表电子版及纸质版扫描件以电子邮件方式报送至省委教育工委高校学生工作部。
3.为确保比赛公平公正,请参赛选手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参赛🪭。各高校要对推荐的参赛选手信息进行核查,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大赛主办方将组织力量进行核实🤵🏿♂️,如发现信息造假🦹♂️,将严肃处理🤱🏒。
4.省级决赛参赛选手往返交通费、食宿费由所在学校承担⚉。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把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工作引向深入,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43号令)📚、《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要求👩🏽🦱🚶🏻,突出以赛代练、以赛代训,强化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不断提升陕西高校辅导员理论水平𓀚、专业素养和宣讲能力,全面提高工作针对性和亲和力👨🏻🦼🤳🏽,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能力建设均衡发展。
参照全国比赛模式,省赛每两年举行一届(国赛前一年)🍄🟫。
由高校结合实际自行组织👩🦯,于2019年9月底前完成。
时间🚶🏻:拟于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举办𓀃,具体日期待定。
参赛人员:原则上为全省普通高校在编在岗专职辅导员,且近2年连续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截止日期为2019年12月31日,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本科院校每校推荐不超过2名辅导员,高职院校✷、独立沐鸣2每校推荐1名辅导员参加省级决赛💇🏼♀️⛴。
分笔试(包括基础知识测试💇🏿、网文写作)、案例分析、理论宣讲🛌、谈心谈话等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原始分均为100分👩🏿🦳。试题由省委教育工委学工部协调有关省(市)专家设计。
(1)笔试。基础知识测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题型包括:单选题、不定项选题、改错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主要考察辅导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理解分析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知识测试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党和国家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重要文件等。网文写作不限字数🚵🏽👩🏼🍳,不限文体,主要考察辅导员理论素养、文字表达能力以及网络素养。笔试限时120分钟👩🏽💼。
(2)案例分析。主要考察辅导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研判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理论学习应用能力👨🏿⚕️。参赛选手现场提前10分钟抽题,围绕案例中的问题本质、解决思路、实施办法及相关启示进行阐述。比赛限时5分钟。
(3)理论宣讲📚。理论宣讲环节主要考察辅导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等的学习宣传阐释能力,以及对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理论宣传阐释能力,注重考察理论宣讲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政策性💒、导向性。参赛选手现场提前30分钟抽题,比赛限时5分钟。
(4)谈心谈话。主要考察辅导员对相关理论政策、学生特征🧯、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了解把握及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能力🍚。参赛选手现场提前12分钟抽题🌰,根据题目要求👱🏼♂️,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开展谈心谈话👩👩👧。比赛限时6分钟。
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笔试🫦、案例分析阶段🪷,选取88名选手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为理论宣讲环节🧔🏼,选取36名选手进入第三阶段6️⃣。第三阶段为谈心谈话环节。具体安排如下:
13:00—14:00 公布第一阶段成绩、第二阶段抽签
18:30—19:30 公布第二阶段成绩、第三阶段抽签
主要从我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专家库中抽取,一般应为副高以上职称或副处以上职务🩳。
一等奖16名,总分由高到低分别取公办本科10名,公办高职和民办院校各取成绩靠前的3名,其余为二等奖20名。三等奖52名。其余参加决赛选手为优秀奖。
设5个左右,根据学校重视程度,参考选手成绩🫢,从部属高校、公办本科、公办高职和民办学校各选取1个💹,承办全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学校1个➰。
根据决赛成绩🪐,结合实际表现,在排名靠前选手中确定正式选手,公办高职和民办学校各选取1个作为候补选手。